沙特联第5轮的一场较量正在进行,利雅得胜利目前已经1-0领先做客的麦加统一。利雅得胜利主场看台上的两名观众的服装吸引了不少眼球,他们身穿的衣服上印满了利雅得胜利当家球星C罗的面孔,而且表情还不尽相同。
“时常有朋友问我,7天写出《红旗颂》是偶然吗?我想:看似偶然,实则必然。我写《红旗颂》灵感源自两大‘宝库’——我对祖国的一腔深情、我们丰厚的民族民间文化。正是这两座‘宝库’的滋养,让我在创作之时,如同打开了两扇闸门,让充沛情感流淌在音乐中,让心中的旋律喷薄而出、水到渠成。”
——吕其明
半个多世纪来澎湃人心的《红旗颂》昨天推出珍藏版黑胶唱片,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。
创作者、著名作曲家吕其明回到上海爱乐乐团,回想当初“临时受命”却一气呵成的创作,感慨于那段艰苦卓绝的奋斗经历,也坚定着一直以来的信念。
《红旗颂》回响的同时,吕其明也一点一滴改了半个多世纪。
如今推出的珍藏版黑胶唱片收录了迄今为止12个版本中的8个,不仅囊括了1965年5月第六届“上海之春”的首演录音,更有今年全新录制的钢琴与乐队、双钢琴、钢琴独奏、少儿合唱等版本。
他说:
“《红旗颂》承载着民族精神与力量,它会继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。”
一生融入一面“红旗”
《红旗颂》是吕其明心血的凝聚。它不仅是音乐创作,更承载着他对党、对人民、对祖国深深的情感。
他说:“我是长在红旗下的娃娃兵,我把一生融入这面‘红旗’,党却给了我最高荣誉。”
2021年6月29日,吕其明获颁授“七一勋章”,当他迈步走进人民大会堂的时候,播放的音乐正是《红旗颂》。
吕其明1930年出生于一个革命家庭,10岁加入新四军成为一名文艺兵。
新中国成立后,他转业到上海电影乐团(上海爱乐乐团前身)专为电影作曲。
第六届“上海之春”举办前夕,吕其明受命7天内创作一部歌颂新中国的管弦乐作品,遂挥笔写就《红旗颂》。
回顾创作时,他说:“1949年开国大典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,整个天安门广场沸腾的场景,就像电影一样在我眼前闪过。我下定决心,一定要用音乐表达出这种伟大的情感。”
精修细改半个世纪
《红旗颂》开篇以国歌为素材,以单主题贯穿发展,采用了三部曲式结构。
引子庄严恢宏,红旗音乐主题在C大调中喷薄而出,抒发了对胜利的喜悦与红旗的赞颂。
作品的尾声将整个乐曲推向了最 ,“它不仅是我的心声,更是我们整个民族的心声。”
自首演以来,《红旗颂》成为中国音乐史上上演率最高的作品之一。
吕其明坦言:“毕竟是在7天内完成的作品,远没有到能达到‘一锤定音’的程度。”之所以没能“一步到位”地修改,是因为:“首演后,兄弟省市都来抄谱,全国都在演奏《红旗颂》,如果大刀阔斧地改,怕不能被接受。”于是,他只能一点一滴地改,这才改了半个多世纪。
八个版本魅力各异
此次,由上海爱乐制作发行、中唱(上海)出版的《红旗颂》珍藏版黑胶唱片,首次完整收录了该作品的多个重要版本,除了首演版之外,还包括上海爱乐常任指挥张亮指挥的管弦乐序曲版、青年钢琴家陈萨和12岁的小钢琴家曹陈曦带来的双钢琴版以及林友声指挥的管乐版等。
上海爱乐常任指挥张亮
爱乐乐团艺术总监张艺指挥,携手钢琴家孔祥东录制的钢琴与乐队《红旗颂》,曾分别在今年的第39届“上海之春”和上海解放75周年主题音乐会上奏响。
中福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的少儿合唱版由军旅诗人薛锡祥填词。
张国勇指挥上海歌剧院合唱团和上海爱乐演奏了交响合唱《红旗颂》,也让亿万中华儿女得以唱响伟大复兴的民族梦想……
吕其明指导黑胶唱片录音
这套珍藏版黑胶唱片和CD首发版 各500套。
明年,《红旗颂》将迎来首演60周年。吕其明最大的愿望就是“让《红旗颂》永远在人民心中回响,让它成为我们时代最强音的见证”。
新演艺工作室
作者:朱渊
图片:主办方提供
编辑:吴旭颖
©新民晚报文化部